第4版:廉江新闻 |
|
PDF版: |
|
|
数字e报刊 | | |
|
|
□ 辉煌“十二五” 筑梦“十三五”廉江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市供销社创新发展纪实 |
www.ljxw.com . 发布时间:2017-6-20 人气:3817 |

湛江市供销系统综合改革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图为与会人员在湍流综合服务社现场观摩,市供销社主任陈锐向湛江市供销社主任曹栋和各县(市)供销社主任介绍湍流经验
|
|
|
策划//本报记者 詹宗富 张立华 撰稿//本报记者 林达琳 通讯员 全喜 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作为乡村商贸流通业的龙头老大,曾经风光无限。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供销社受体制等因素制约,迅速走向低谷,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和自身发展的难题。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下,市委、市政府为陷入迷途的市供销系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些长期制约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得到化解。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社的领导下,市供销系统打破传统思维和工作方式限制,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以改革激发活力,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以服务 “三农”为己任,走出了一条由资不抵债到具备自我造血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在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了华丽转身,迎来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春天。去年,市供销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总额127.2万元。群众感慨地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 主动应对 改革创新 管理机制适应市场,干部职工才有积极性,企业才有活力。过去供销系统发展滞后,根本原因就在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市供销社从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抓起,创建适应市场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考评机制。实行分工负责制,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承办股室及公司、基层社的责任与工作要求,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形成人人有指标、个个有责任的工作局面,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行进度倒逼机制,将任务分解,做到“以目标倒逼任务,任务倒逼时间、时间倒逼程序”,不断加大各项工作推进力度,使相关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实行督查督办制。实行“每星期一汇报、每月一小结、每年一考评”制度,指导项目推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加强督查考核。 按市场经济规律搞项目建设,必须实施阳光操作,坚持公平、公正、透明。为了强化社有资产管理,完善社有资产监管体制,成立了“廉江市供销合作联社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所有涉及社有资产的收益、分配和开发、出租、出售必须经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审批,并按《廉江市供销合作联社社有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运行新机制。对重点社有企业建立“三会一层”管理机制,派驻监事会负责人,如新供销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天润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廉江市供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廉江市房地产有限公司、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新供销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根据省供销社《关于加快设立供销合作社合作发展基金的通知》精神,成立廉江市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领导小组和制定廉江市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下属公司、基层社10个单位中累计提取一定资金作为合作发展基金,合作发展基金使用和管理遵循“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强化监督、专户转账”的原则,扶持公司、基层供销社组织建设和重点项目,助推供销事业发展。 同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市场化管理,任期契约化管理。市供销社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去行政化”,走“市场化”道路,打造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对廉江市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廉江市供销房地产公司,采用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招聘职业经理和各类人才。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市供销系统逐渐摸索出一套推动建设与发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改革创新,使市供销系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如凤凰涅槃。 ● 立足“三农” 搭建桥梁 廉江作为农业大市,蓄积了深厚的农耕文明底蕴。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与农业、农村、农民结下了无法割舍的血脉情缘,发挥了连接政府和农民、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活跃农村流通、引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为加强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经营,日杂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后,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建廉江市新供销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对全市基层社312家烟花爆竹经营点实行连锁配送,市场占有率达100%,并巩固完善服务网络,去年全系统烟花爆竹销售额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5%。 以产权和业务对接,推动与上级社的联合合作。与省新供销商贸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实行业务对接,通过实体店与网店结合,实施粮油入镇进村,把粮油店开到基层,包括营仔、横山、车板、新民、石岭、河唇、石角、和寮、湍流、石城等,已成为服务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加强与广东新供销商贸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重点建设廉江新供销配送中心,连锁配送300家镇村便利店,引入职业经理人经营的镇级超市。横山、营仔、车板等超市重组后,销售额持续增长。 搭建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中心。做好农超对接业务,助农增收。积极发展种植户,扩增入社会员,使农民专业社种植的农产品减少中间环节,直接进入超市、平价店,实现“农超对接”。去年交易票据业务达700多万元。 加强生猪屠宰业务。依托龙头带动,拓展生猪屠宰业务。市供销社现有10个基层社经营生猪屠宰业务,年屠宰生猪3万多头。通过抓好屠宰市场管理,加快屠宰场与平价超市对接,使猪肉进入平价商店销售。如和寮、石颈供销社生猪屠宰场,收购、屠宰、批发、销售一条龙,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三农”服务带动农资网络见成效。以廉江市中联农资公司配送中心为平台,加强对全市21个农资专业社网络的管理,对遍布城乡的259家农资农家店进行连锁配送服务,同时开展农资经营主体质量承诺。去年发放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和宣传资料4000余份,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6年市供销系统农资商品销售各种化肥13.75万吨,销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10%。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规范。为了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扩大服务领域,推动供销社与农民群众深化合作,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供销社在现代企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市供销社共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88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2家,辐射带动农户达2万户。2016年9月在湛江市供销社和廉江市供销社的牵头组织下,市县+农户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湛江市供销储运物资供应公司与廉江市港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及88户农民合作投资500万元,成立廉江市湛青水果专业合作社,该专业社目前完成自办基地标准化红橙种植面积500亩,计划3年内完成自办基地种植面积800多亩,经营范围有种植业、养殖业、农资购买、农产品购销、储存、运输和农技信息服务等,采取“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通过示范带动当地农民科学种植,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盘活资产 激发活力 目前不少基层供销社自身还存在人员多、负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疑难杂症”。面对沉重的债务和安置职工的迫切需求,市供销社走盘活资产谋发展的路子,焕发无限生机。 据了解,供销系统在各镇的很多资产都处于车水马龙的“黄金地段”,升值空间巨大。市供销社决定,通过项目建设,带动资产升值,让闲置的土地旧貌变新颜,重新出效益。对现有土地、资产进行调查造册,利用乡镇供销社点多面广、资产易于盘活的优势,以乡镇供销社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稳步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安铺副食品公司超市综合楼于2016年8月已投入运营;石颈供销社丽景公寓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集商住于一体大楼叠立在石颈镇中心,一楼日用品超市即将开业;良垌供销社良豪名苑商住大楼正在建设中,其中一楼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盘活资产,实施“三旧”改造项目。确保了社有资金的增值保值,石颈、安铺、良垌原经营面积650平方米,现增加了3000平方米,年经营收入比原增加60万元……此外,选择有条件的基层供销社,通过新建扩建等方式,结合“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城乡经营服务综合体与区域性经营服务综合平台错位发展,实施建设,如龙湾600平方米日用品超市已开门迎客,雅塘创新合作模式与个体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建设“廉江长江医院”的合同书,石岭、营仔供销社综合大楼正在办理报建手续…… 发展和壮大“社有经济”是增强供销社实力的关键。市供销社紧紧围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主线,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核心,以发展服务规模化和流通现代化为重点,全面提升供销社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把供销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骨干力量和综合平台。如去年新华供销社改造社有资产,社村共建综合服务社,引入社会资金130多万元,建设湍流农村综合服务社,内设卫生医疗站、药店、日用消费品超市、农家书屋、农技咨询、信息服务、美发店、美食店、家电维修、化肥农药、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设施和经营项目,服务范围辐射4个村委会30条自然村2万多人。当新华供销社湍流村综合服务社率先以“超市”这种全新业态“重返”乡村,承担起连接城乡市场的角色,便在转变中获得重生。试业第一天,该服务社销售额就超过4万元;开业不到一个月,已卖出14吨大米,每天销售额达数千元。超过8000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整齐地摆在货架上,邻村村民也纷纷前来购物,享受“10分钟生活圈”的便利。一名群众说:“供销社在老一辈的脑海里代表着一种情结,火热场景记忆犹新,如今就像看到久违的老伙计。”据湍流村综合服务社长劳国昌介绍,新的服务站也开张了,村民可收发快递,网购网销,将来还打通线上线下和田间餐桌“壁垒”,让电商成为供销社平台。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一个个项目建设的成功既为供销社干部职工积累了经验,同时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正是抱着扎扎实实为农服务、实实在在助农增收的信念,廉江供销社人在经历改革的阵痛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求创新、上项目、强服务、拓经营。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供销社的三尺柜台正悄然变为标准化的现代门店和看不见的物流网络。“供”与“销”是供销社的老本行,如今正积极 “变招式”,寻求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为农服务水平。2017年4月供销社采取合作形式注册登记成立 “廉江市农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网上销售、农海产品、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农机、化肥、农药等,为第三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农技推广,技能培训及信息咨询服务。该公司计划今年国庆节前投入运营,实施供销合作社 “互联网+”行动,推动供销社系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将向基层服务站网络建设推进。 结合精准扶贫,市供销社在良垌镇良田村委合建五星级综合服务社,由村委出土地,供销社出资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60万元,首期投资95万元,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辐射周边29条自然村,惠及2万多村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供销社回来了,迈着坚定的步伐,发展活力、经济实力、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未来的日子,市供销社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的大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思路,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以四大经营网络为基石,以助农增收、企业增效为根本,以加快推进企业机制改革为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做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