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廉江新闻 |
|
PDF版: |
|
|
数字e报刊 | | |
|
www.ljxw.com 黄俊廉 发布时间:2021-1-5 人气:113 |

山村学校(网络图片)
|
|
|
□黄俊廉 小时候在乡村小学读书,停电是经常的事。晚自修期间突然停电,随着同学们“呜呼”的一声叹息后,煤油灯便陆续燃起。煤油灯的亮光虽然比日光管暗淡得多,但那是实打实的火光,无疑有着原始的味道,至少可以任人调节。 放学路上煤油灯不是理想的照明工具,手电筒才是我们的向导。虎头牌的最风靡,塞进两节干电池,拧紧后盖,就能使用。我们常常用细绳系住电筒两端,挂在腰间,便可解放双手。路上,手电筒横七竖八的亮光穿过薄薄的雾气,相互交错,将漆黑的夜空划成碎片。调皮的同学早早就熄灭手电筒,躲到大树后面装鬼,突然间蹿出来,吓得女同学呱呱大叫。也有的女同学根本不吃这一套,抓起鞭子就抽,把“鬼”打得呱呱大叫。 我们大胆的几位同学,常常到树林里照鸡豹。鸡豹是一种野生动物,外形和野猫相似,头上有一绺一绺的斑纹,而野猫没有。手电筒一照,两只眼睛发出晶莹的亮光,像两颗金光闪闪的宝石,我们无比高兴。不过只能用电筒照照罢了,顶多扔个泥团吓唬吓唬。那家伙狡猾得很,一瞬间逃得无影无踪,根本没人抓得到。明代刘基在《登卧虎山写怀二十八韵》中道:“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将之借用作“鸡豹在密林,可望不可即”最合适不过了。 手电筒用久了不免会出故障。若是灯珠烧,父亲教给我一个办法,让我解下腰间的皮带,拿皮带用适当的气力抽打灯珠,果然有意外的惊喜,灯珠竟能起死回生。大人说这是因为“百物都怕打”,但其实是通过振动使里面的钨丝重新接触罢。倘若没法修复,那就得往小卖部跑了。 祖父很勤劳,每天打猪草不到天黑不回,下午出发前总得带上手电筒。一日,他的电筒打不亮了,便拿给我研究研究。经过一番摸索,我发现,是开关生锈导致接触不良的。经砂纸一打磨,成功修复。幸亏修好了,不然那就误打猪草的事情了。因此他多次在与乡邻们闲聊时提及此事,我心里暗暗得意。 不知是天生有这个兴趣,还是后天爱研究,或者两者皆有,说不清。我自小对修理方面的事儿情有独钟,觉得这比打游戏好玩。电筒如此,自行车亦然。小时候有事没事就会骑上自行车到处蹿。撞石头、掉田沟、摔跟斗是常有的事。自然,车子被摔坏是不可避免的。诸如补车胎、调刹车、截链条这样的事情,我都成了行家里手。铁锤、钳子叮叮当当几下就能修好。遇到“疑难杂症”,那就得摸着石头过河了。零件拆散一地,又重新装上,虽然时间多花一点,但是最终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维修实践,后来我将研究上升到复杂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机、功放机等。整天沉浸在复杂的电路之中,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成功踏进家电维修行业,成为一名家电维修技师。我在这一行业中,跟着时代的步伐一路前行。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新旧事物之间总会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一路走来,我有过喷火的勇敢,装鬼的淘气,照鸡豹的好奇,搞修理的执着。如今,我脚下的路踏得实,踏得稳,都归因于一路的经历给了我充足的底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