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廉江新闻 |
|
PDF版: |
|
|
数字e报刊 | | |
|
www.ljxw.com 温波 发布时间:2021-1-12 人气:370 |

谢鞋山 肖向荣 摄
|
|
|
□温波 历史上,在亷江山川逶迤、郁郁葱葱的大地上,虽有苏东坡等被贬文人官员徜徉其间,留下些许宝贵的文墨词句,但本土产生的著名人士却为数不多。杨钦得以脱颖而出,实属罕见。而中国传统有人杰地灵之说,大地有孕生的功能和秘密,所谓山形地势,龙腾虎踞;日月精华,厚此薄彼。现在,以杨钦的家乡和故事为依据的自然环境得以开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胜地。 我们几个文友景仰杨钦的为人为文,又欲观赏谢鞋山风景区的独特风光,一个秋日的上午,从亷江城区出发,开车走一段平坦的公路,又沿着乡村较为窄小的道路,左拐右转,很快开完五公里的路程,到了谢鞋山。 我们知道,谢鞋山风景区缘起于这附近村落一个名叫杨钦的杰出文人的故事。那是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左右历史了。有一种说法是,村民弟子杨钦上京考试高中进士,官至翰林编修,有功于朝廷。辞官返乡时,皇帝亲赐龙鞋一双,意即便于他远途跋涉,返乡后穿着龙鞋上山读书、养老,传播文化。同时,又叫人打开百宝箱,任他选一宝物。他弃价值连城的金玉石器而不顾,却挑了一袋荔枝种子。杨钦的目的很明显,种子有繁衍蓬勃的作用,在炎热的岭南,荔枝能够茂盛生长,馥郁成林,亘久长存,造福一方。聪明的杨钦的选择无疑是对的,一切考虑都建立于长远。为了感谢皇恩,杨钦将自己祖辈世代居住的茨桐根村改为谢鞋村,将原名为大山的这座山改为谢鞋山。 谢鞋山风景区由三座山组成,面积约1300亩,山势起伏回环,如狮似虎,原始植被茂密。山上除了有蘑荔子、沉香、山竹、黄榄、香樟等几百种珍贵植物之外,还拥有中国内陆唯一可考证的最大的野生荔枝群落。现在风景区开发野荔枝林就有500亩,游客可以在区内的路边看到许多树冠盛大、枝桠繁茂的野荔枝树,有铁块标明每一棵树的树龄。我们看到的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既然为野荔枝林,那就是自然生长的,就不是杨钦在皇城带回的荔枝种子遍种形成的。或许,他受到家乡野荔枝林的启发,用新的种子培植、改良新的荔枝品种。农业技术革命嘛。 在这里,故事又回到杨钦当时要求告老还乡时的情景了。这里有另一种说法:皇帝奇怪他人老了为什么不留在京城度晚年?杨钦回答说自己老家有一座山非常漂亮,山上有他的书房、石椅、长廊、书院、宝塔,还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野生荔枝林。听这一席话后,皇帝欣然准许杨钦荣归故里。杨钦回乡后,荔枝成熟时就挑选最好的进贡给皇帝。 不管故事虚实如何,野荔枝林是一个客观存在。景区除了开发野荔枝林外,还开发了皇帝贡园、翰林书院、翰林石椅、明朝古村落、进士故里、杨钦故居、文秀塔、玻璃栈道等众多项目,内容繁富,功能齐全。在清新怡人的空气中,我们边走边谈,逐个景点细细观看。 当我们爬上巍峨的文秀塔时,一阵猛雨袭来。我们在顶层一边避雨,一边回味杨钦的人生,一边观赏着四野的风景。远处,山岭迤逦,起伏不定;树木翠绿,蔚然成林;河流像明镜一样闪烁。迷蒙中,亷城的群楼高矗,气势恢宏。云影天光,时有飞鸟掠过,发出婉转的清唱。苍茫大地,生机盎然。 只一会儿,雨歇天晴。坡岭、树木、道路水声嘀嗒,烟雾弥漫,湿漉漉的。在这个古贤曾留下忙碌的身影,勤学苦读,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风景区里,这时显得更加深邃、郁森、迷幻。沿着山间古老的野荔枝林和高耸挺拔的文秀塔袅袅升起的烟霭,仿佛是一种自古以来氤氲的文气,缠绵萦绕,源源不绝地扩散开来,随风远去,一直飘到廉江城里,在校园上空徘徊。真是紫气东来,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廉江市在高考中,有16人考上北大清华,成绩显著,名扬四方。这是否与杨钦和谢鞋山有点关系呢?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精神和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或许,当年杨钦从京城带回的荔枝种子只不过是一种象征,其意义在于把文明的火种点燃和光照岭南,光照古来蛮荒的罗州之地而传之久远。带着这种想法,我告别了杨钦,离开了谢鞋山。 山水恒在,文脉永存!古贤杨钦和与他结为一体的雄伟郁茂的谢鞋山,傲然挺立在廉江的大地上,芳馨迷人,香飘千里,并且会一直昭示我们,滋养后人,延至茫茫的未来。 (简介:温波,男,廉江安铺人,深圳市退休公务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曾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工作,负责文学评论。后任深圳市作协理事、龙岗区作协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