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廉江新闻 |
|
PDF版: |
|
|
数字e报刊 | | |
|
www.ljxw.com 李晓春 发布时间:2021-2-10 人气:150 |

快乐日子 黎进 摄
|
|
|
□李晓春 临近春节,江门台山农村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不断释放出过年的信号,满地红彤彤的爆竹给各家各户装扮上春韵,与各自忙碌的厨房形成一幅幅盼团圆的画面。 如今这画面已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般热闹,除了坚守村里那几户人家在默默准备过年的事宜之外,偶尔会有外迁的村民从外面赶回,到祖屋举行祭祀仪式,但也仅作短暂停留,鲜有村民串门小聚。 在台山民间有 “各处风俗,各处例”的说法。在记忆的深处,春节前后家人会根据当地习俗来做好春节的安排,如年廿三供灶,年廿七趁墟买年肴,年廿八前“打尘”,年廿九煮油糍,年三十晚 “团年”(贴对联,除夕吃团年饭,行花市,炊发糕),正月初一供斋、吃斋(穿新衣,趁新年墟,赏醒狮,买糖果),正月初二“开年”(吃开年饭后方可到亲朋戚友家拜年),正月上旬“挂灯”,正月初七 “人日”(吃鸡和番薯,寓意着好世界、时来运转),正月十三煲粥(吃“通心粥”,祝福学童读书聪明),正月十五煮油饭、正月中下旬“散灯”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习俗发生了渐变,留存下来的,变成当前台山人过年不可或缺、极具仪式感的环节。 与渐变的习俗不同的是,舌尖上那不变的年味。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台山,丰富的农产品和海产品让各家各户的过年菜肴各有特色。如西南片沿海镇一带,春节期间多数备生蚝、青蟹、海虾、海鱼、鹅和各种海味干货,而台北片部分镇,春节期间常备鸡、烧猪肉、腊味、茨菇、粉丝、菜花、雪豆等食材。各家各户烹成菜肴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如白切鸡,好世界(台山话鸡与界同音);猪脚焖蚝豉,生意好市;白灼海虾,常年笑哈哈;清蒸海鱼,年年有余;五味鹅,大展宏图;腊味焖茨菇丁,发财又添丁;香芹炒菜花,富贵又荣华;虾米炒粉丝,长吃长有;蚝油捞生菜,八面生财;腐竹焖羊肉,喜气洋洋;莲藕焖猪手,横财就手……每一道菜都赋予新的祝福,吃进的不仅仅是熟悉的家乡味道,还有妈妈的味道、团圆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如今,茶楼饭馆适时推出团年饭套餐,但最具年味的莫过于在家里与父母一起下厨烹饪的菜肴。哪怕已移居海外,台山人依然让亲朋戚友找到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
|